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上野千鹤子和田房永子《从零开始的女权主义》里,提到日本女权主义者提出的“一人一杀”理念,意思是异性恋关系里的女性,哪怕花一辈子去改变男友/丈夫,让他参与到家务中来,也是婚内女性为自己夺取利益的一种方式。田房乐观地认为,因为“个人的即政治的”,“社会整体不可能突然改变,但是只要女性们努力改变自己家庭里的男性,整体肯定也会慢慢发生改变。”

虽然反婚育的主张,在社交媒体上已造成一定声势并获得不少千禧一代的共鸣,但这个主张和现实之间却还有一定距离。官方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30-34女性未婚比例仅为8.7% (https://file.c-ctrip.com/files/6/yuwa/0R71o120009dwkxcgE938.pdf) 这意味着超过90%的女性依然结了婚,而2022年,中国只有14%的家庭选择不生孩子(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22KS2K05561JHR.html)。这也就是说,当下大部分中国育龄女性,依然被困在婚育之中。

今年以来,一连串的高知女性在婚内被剥削的案例——从陈朗博士悼亡夫时对“女权男”丈夫婚内不做家务的痛苦回顾,到一位在加拿大男性悼念亡妻的募捐网文爆红后,无意暴露出一位优秀的女性远赴加拿大追男宝、被家庭榨干的经历——让全社会看到,即便受到海外高等教育的华人女性,也依然在婚内处于高度失权/被剥削的状态。在女性埋葬才华、潜能乃至生命的婚姻故事里,倾诉、哀愁和大而化之含糊其辞地对“父权社会”的控诉,显得苍白无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过去两年里,“一人一杀”这个表述,开始被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已婚女性使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至少对那些因为现实条件而无法摆脱婚内压榨的女性而言,它是一种行动起来的方向。海马星球邀请了两位在不同程度上践行了“一人一杀”的30+女性Helen和安安,探讨了各自进入婚姻的原因,生育的经验和各自在婚内争取权益的经验,以及“一人一杀”这个理念和实践的作用和限度。

推荐书籍:

《女人的事》by 【美】梅根·斯塔克

60 comments on ““一人一杀”的意义和限度

  1. Chen says:

    哺乳和生产这一段听得好痛😭姐妹受苦了!真是任人鱼肉啊

  2. 朱建国 says:

    李雯姐,跳楼的那个产妇是陕北榆林的。我想说,生产以后,怎么恢复,怎么奶孩子,产妇每天要干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很懵,一会听这个长辈要这样弄,一会有经验的人要那样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对自己的生活失控了,你不能看手机,因为身体太虚弱这样对眼睛不好;孩子睡你就睡,要跟孩子的时间同步;要戴胸罩,不然胸下垂很难看(每天奶被嘬的生疼,根本不能碰,有个衣服盖住都是好的,恨不得不穿)。不太愿意回首那段孤独,没人理解又和社会脱节又被忽视的经历,还好是个可爱的女儿。

    1. seahorse1 says:

      是的,这个阶段真的就是完全被客体化。幸好你生了女儿,祝你女儿茁壮勇猛,不用过客体化的人生。

  3. ao says:

    三位嘉宾的婚姻生活给我的感觉就是在沼泽中不断沉沦挣扎,听的特别窒息。
    作为一位不婚主义者我从小就对婚姻感到极其恐怖。看到上野的“一人一杀”的时候很不舒服,觉得为什么又是女性的责任呢,硬要把屎炼成金子。
    不知为什么,从小学开始我就深知男性是基本不可能改变的,在我来看来结婚无异于自杀。而我身边的女性朋友们真的大部分都是很年轻的时候稀里糊涂进入婚姻的。
    不过正如李雯姐所说,这一期的嘉宾们还是很勇敢的,承认了自己对婚姻的后悔。当然不是所有女性都有李雯姐和安安的幸运的,所谓“擦亮眼”找到了相对的“好男人”。有精力花在男人上,真的还不如发展自己去吧……

    1. Nana says:

      有点儿听不下去,感觉这种不停地说自己伴侣做了多少多少,比如”除了喂奶我什么都不用做“是一种不断说服自己的过程——“我并没有在婚姻中吃亏”“我没有后悔”,反倒是不那么“幸运”的嘉宾给年轻女孩的忠告“不要让自己面临这样的选择/处境”。我一直对这种“好男人”的描述很反感,归根结底是因为我现在也找到这样一个“好男人”,我不用做家务不用工作不用生育不用纳入,但是我仍然觉得被亏欠。我一边痛苦着自己离不开他(因为签证)。希望觉醒的幸运的姐妹少点夸赞这样的“好男人”,停止给男的镀金身,不要让年轻女孩心存幻想。

      1. seahorse1 says:

        你说得对。

      2. lilith-2001 says:

        谢谢姐姐的提醒。作为年轻女孩,看清楚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之后,很难再进入异性恋关系,因为在和男性相处的过程中带着极大的怒气和不安全感,他个人无法解决。可能男性也觉得不能理解和莫名其妙吧,所以我只能选择远离,至于远离之后怎么解决个人的情感需求等等,可能还需要探索更多,希望能听到更多不婚不育女性的例子,期待李雯姐和水妖的播客。

        1. seahorse1 says:

          个人情感需求的解决,我和大魔王在《糟糕的纳入式》那一期末尾里也有谈到。

          1. lilith-2001 says:

            嗯嗯!和女性交流自己能成长很多,情感也能寄托,感觉这方面完全可以剔除对男性的需求,等毕业了自己能养猫咪就更好了🥳😇

      3. ttxx says:

        听到最后的那个关于妈妈的话题,我突然就觉得很难过。我和妈妈是今年才开始聊很多,然后我重新去审视我爸爸这个人,他已经算是参与我生命很多的爸爸了,但是我突然发现,我不了解作为丈夫的他。他带给妈妈的痛苦远大于幸福。身为女儿,我还是很难劝妈妈,你和爸爸彻底分开,但是我开始尝试劝说妈妈,不要总想着我和爸爸,身为一个有才华,有斗争精神,有文化,有外貌的女人,她似乎退休之后,开始进入了迷茫期。我真的很鼓励妈妈去念大学,她真的很可以去重新拾起热爱的文学,走一段属于她自己的路。

        1. seahorse1 says:

          妈妈有你真幸运。祝她在你的帮助下找到自己。

      4. 王小蒙 says:

        年轻女孩看到了。从不给自己编织谎言开始。我做家教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酷炫的妈妈们,其中有一个很衷心的告诉我,结婚生娃的时间晚一点,你这样开心的状态可以久一点。

  4. ao says:

    以上是听到一半气的不行写下的,听到最后很感动,感谢李雯姐和两位嘉宾!
    希望女性朋友们真的不要被婚姻爱情冲昏头脑,被男人的甜言蜜语和这个社会的虚假道德所绑架。
    婚姻不是必需品,重要的事情说N遍!

    1. seahorse1 says:

      哈哈哈,是的,节目很长,前半部分是比较难熬的,但是也是当下90%中国女性的现状。有天分的女孩子觉醒得早,可以不用走这个弯路,是好事。然而走了弯路,也是可以觉醒的,我这期节目就是在跟将醒未醒的女性喊话。

  5. 阿紫 says:

    李雯姐、Helen、安安:
    我在散步的時候一口氣聽完了這期長節目,太震撼了,中間數度落淚,特別是聽到李雯姐那個關於媽媽的夢的時候,你們真的都太真誠了,這樣的節目太珍貴了!
    今天這期節目剛一出來,我的姐妹就跟我說快來聽,我很感激她的強烈推薦。李雯姐在微博中說,這是一期給超過90%的女性「一人一殺」的節目。我也30+了,我想,這可以是一期給100%的女性的節目。我是一名在英國讀博生活的獨身無性戀女性,論文的間隙很愛聽「海馬星球」,特別是疫情期間,這個節目激發了我的女權覺醒和成長。最近我總是和我的姐妹開玩笑說,我得了「女性敘事飢渴症」——無論是怎樣的女性故事,力量爆發的、充滿疲憊的、自洽的、矛盾的、獨自的、婚姻中的、智識的、情感的、宏大的、個人的⋯⋯我很想聽女性廣闊深邃的「我我我我我」,用「我」做主體來思考、經歷、體驗,和這個世界博弈。所以我真的很愛聽Helen和安安講她們的故事!特別感謝妳們的分享,辛苦了,你們真的都很棒!
    在我的這個人生階段,我和我的獨身姐妹觀察體驗了身邊的女性長輩多年的婚姻生活,也越來越多看著一些相識相知的女性朋友已經或者即將結婚、生育。一開始,我單純只是不想被另一個男性擁有,極度厭惡社會不斷強加在我身上的「女性必須要有愛情、婚姻和孩子」的威逼利誘,加上對男的的興趣實在沒那麼大,於是我選擇了獨身,這確實太自由太快樂了!但漸漸我發現,婚姻作為一個社會結構,我作為獨身女性就算站在它的邊緣,在各種人性幽微的盡頭,我依然要時刻面對這個結構對我和我的姐妹、朋友的關係的干擾和入侵。我關心我的女性長輩、姐妹和她們的生活,於是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婚姻這個社會結構,也要思考如何實踐「一人一殺」。我pick的戰場是「殺」我爹和我家那些一起住的普通男人,我想要我身邊的女性過得好一些,但僅僅如此,也已經快要累倒我了。聽完這期節目,我和獨身姐妹都很想分享給身邊的那90%的女性,但我們都犯了難,因為人與人的關係和社會結構都太複雜了,我無法去幫她人革她自己的命。於是我決定向自己,也向「海馬星球」提出這個問題,或許之後我們能有更具體的行動計劃吧。
    衷心希望妳們都安好!

    1. seahorse1 says:

      说得对哦!跟爹和男性亲戚斗争,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一人一杀。我们的确无法帮她人革自己的命,但或许更重要的是女性联手,从男性那里抢回属于我们的资源,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之中。

      1. 阿紫 says:

        對,還要女性聯手殺學術圈裡的老白男!

  6. Jingjing says:

    虽然说剖腹产快速解决问题,但是生完之后的痛可能不比顺产轻,而且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更高,毕竟是做手术,风险是很大的。中国剖腹产率高,跟经济利益和医患关系有关。还是要权衡利弊谨慎选择。母乳过程也很痛苦,但是母乳里的抗体不要浪费,可以吸出来用奶瓶喂。国外提倡这些是有科学依据的。当然,不婚不育是最佳选择,一旦婚育就大概率变血包,男人不会关心你的死活的,

    1. KK says:

      安安说了第一个月不让挤到奶瓶里吸。其次我觉得母乳的重要性不需要强调了,女性作为母亲有选择不痛苦的权利且不被指责才是需要提倡的。有什么科学依据也是对孩子好,对母亲来说就是痛苦。我觉得不要再强调母乳有多好,在这个女权主义的讨论区还要让母亲去承受痛苦的。

  7. 球球 says:

    感谢!

  8. 桃乐丝爱吃桃 says:

    女性应该了解的关于婚姻与生育的真相,姐妹们如此真诚的分享

  9. 淡绿 says:

    女权视角的婚育体验,这个太宝贵了!谢谢三位真诚的分享,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场很及时的信息输入。买个房都要做调研,造个人怎么能不做调研呢?这个太对了!还有李雯姐的梦那里我也泪目了TT
    对于我这样还没有想好是否要进入婚育的30+女性来说,有一个相关的困扰我也想抛出来以供讨论。安安最后说的,这个体验确实很独一无二, 但一定要想清楚为了这个体验牺牲了别的哪些体验,是否值得。这个确实很有道理,但也会给我一种“自证”的压力:好像没有选择婚育,就一定要证明你更珍视的别的东西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比如如果是为了事业,那你的事业是否要做到比婚育女性更高位置?如果是为了自由,那是否就要说走就走环游世界?如果是为了友谊,那如果保证你的女友们未来不会被吸纳进婚育系统?虽然说当然没人逼着你自证,但我可能会有这样的道德压力,道德素质也急需降低哈哈)总之就是说,我们是否有一个叙事框架来包容不婚不育女性并没有过得非常“爽”这件事呢?非常期待看到选择了不婚不育的40+/50+女性能对此做出分享>_<

    1. seahorse1 says:

      正在酝酿一期跟不婚不育的水妖姐的播客,过两个月出。

      1. 淡绿 says:

        期待!!

      2. 冯琦 says:

        期待!!

      3. flaotmedusa says:

        期待!!

      4. Milky says:

        期待!姐妹说的太对了。我最近也有这样的压力,我也在考虑不婚不育,目前选择的是事业跟休息,那如果我事业没有做得很成功,也没有休息的很好,是不是我就是失败的,我就是选错了。甚至我会下意识地跟已婚已育的同性比较,那他们至少得到了孩子,得到了社会认同。反而我自己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得到,我的内心也会自我质疑,我自己的生活体验也没有很好。就会有些痛苦。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

        1. seahorse1 says:

          可能更重要的是学会感受自己。社会认同是不会帮你养孩子的,建议去亲戚家住,帮忙带三个月孩子,体会一下所谓的社会认同背后的艰辛。。。

  10. 吗喽勇闯校园 says:

    哎,每次看到生育哺乳相关的话题我都会想起在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日子。
    那些分娩的产妇基本上都很痛苦(有极为极为个别的第一胎产妇对分娩时的疼痛不太敏感且过程顺利)我看到绝大部分第一胎的产妇分娩时都是“要死要活”,第二胎或者第三胎的产妇分娩时会相对不那么痛苦。

    节目里提到的顺产or剖腹产,以我在产房的观察,2种方式生产都会留下些“后遗症”;虽说顺产恢复相对较快,但是可能会被侧切,且大概率会有压力性尿失禁;剖腹产不用说了,很痛苦,医生查房是会按产妇的肚子,没有人不会大喊大叫痛苦挣扎。

    我在想如果我不是在医院实习过,我是无法感受的如此具象的生育之苦。在此之前在影视剧、传播媒介看到的都是妈妈有了宝宝有爱和谐的画面。

    1. 百樂 says:

      中间有点点打错了 请看下一版!

  11. Jesse says:

    听了这期节目醍醐灌顶,感觉作为女性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和困扰都来自于过高的道德感的束缚。
    听到论文一作这里真的有笑到,狠狠共情了,每次我好声好气地试图跟导师探讨学术问题,列举出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他,摔笔、拍桌子、大吼,俨然一副“你怎么敢不按我说的做”的样子。每次凭借自己努力终于做出成果,一作就会被夺走,外加还要受到冷嘲热讽,例如“其他老师都觉得你这个写的很差幸好有我帮你”。深深体会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2. 百樂 says:

    听到这期李雯姐说到自己后悔没能早点将妈妈从反复纠缠的纷争中捞出的时候我特别想上来留言,因为我的故事也有点儿相似但也十分惨烈。
    我今年二十岁,妈妈在23年除夕前一天意外离开,回想妈妈的一生,谁都忍不住感叹她是个懦弱的天使。她和我生父结婚后一直活在我生父施加的暴力和恐惧中,二十年都是如此。在我妈妈去世后,我翻到了妈妈的私密日记,里面八百多条除了少数几条是记录我和妹妹的成长外,别的都是在记录她丈夫的辱骂指责,记录她内化了那些侮辱性字眼和畸形标准后对自己的怀疑和攻击,对前景的暗淡和人生的无奈等等等等。如果日记记录的只是一面,那么在我的眼里她的人生也是浓缩为:起早贪黑在早餐店和爸爸一起做生意,下午回家后给妹妹送饭做家务,晚上接妹妹回家,平时还要做大大小小人际交往方面的情绪劳动等。这已经足够劳累,却还要承受我父亲的不定时的,频繁的暴力。我曾无数次劝她离开,而她因为信仰基督教,觉得他是她这辈子必须渡过的劫而一味选择隐忍,在她的日记中甚至写到她希望所有的忍让都化为她的子辈的福报。直到如今我还在后悔我没有学会更现实的,更好的策略引导妈妈走出那个漩涡,她的人生还没为自己活过就已经戛然而止了。可其实她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能说会道,风趣幽默,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十分包容,甚至能够接受我不结婚,能够和我一起讨论女权议题和新闻热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被家庭和婚姻束缚成了这个样子,作为她的孩子我深感愧疚和自责。
    如果说妈妈生前的故事无法打动各位,那么一系列身后事更是让人咋舌。妈妈不在后,父亲几个月就开始谈女朋友,不给我和妹妹生活费,原先对母亲的暴力转移到了我和妹妹头上,连我这个住校的也会时不时微信轰炸,不回消息就卡生活费;还翻出我身边同学和老师的电话装作非常关心我的样子一步步侵犯我的边界。可他是个妈妈去世三个月就开始找女朋友的,不给子女生活费还天天指责我们不孝顺,是杂种是废物的人啊,怎么可能真的报有正当的所谓爱我立场呢?
    刚刚提到,妈妈走后他开始不给生活费,只有八十岁的姥姥关心我们姊妹俩,给我们打了一笔生活费,后来我逐渐走出阴霾,学会自力更生,如今我每天上完课都要去打工,靠自己赚我和妹妹的的学费和生活费,能稍微吃点好吃的。日子依旧过的很累很痛苦,可我总算能不再那么依赖父亲的脸色过日子。
    说这些话不是来卖惨的,而是我希望各位姐妹能引以为戒,好好守护自己身边的女性,不要轻易相信一个男人的良心,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付给一个不可靠的男人。婚姻生育这些坎,我们能不踩就不踩。
    希望大家都不会落入妈妈和我这样的陷阱,祝大家平安自由。

    1. 王小蒙 says:

      我觉着拯救妈妈很难,我也不觉着我们有义务拯救父母。西北女孩那一期我就很喜欢,和父母的karma断连。妈妈的基督教应该是她的一部分社交圈,这样在suffering的时候体验好很多。爸爸直接断联吧,自己跑出去,赚生活费,去大城市,这个是很好的sanctuary. 我也是这样的状态过了一年,我自己还是高敏感人。成绩一般,但是也终于快毕业了。

  13. 百樂 says:

    听到这期李雯姐说到自己后悔没能早点将妈妈从反复纠缠的纷争中捞出的时候我特别想上来留言,因为我的故事也有点儿相似但也十分惨烈。
    我今年二十岁,妈妈在23年除夕前一天意外离开,回想妈妈的一生,谁都忍不住感叹她是个懦弱的天使。她和我生父结婚后一直活在我生父施加的暴力和恐惧中,二十年都是如此。在我妈妈去世后,我翻到了妈妈的私密日记,里面八百多条除了少数几条是记录我和妹妹的成长外,别的都是在记录她丈夫的辱骂指责,记录她内化了那些侮辱性字眼和畸形标准后对自己的怀疑和攻击,对前景的暗淡和人生的无奈等等等等。如果日记记录的只是一面,那么在我的眼里她的人生也是浓缩为:起早贪黑在早餐店和爸爸一起做生意,下午回家后给妹妹送饭做家务,晚上接妹妹回家,平时还要做大大小小人际交往方面的情绪劳动等。这已经足够劳累,却还要承受我父亲的不定时的,频繁的暴力。我曾无数次劝她离开,而她因为信仰基督教,觉得他是她这辈子必须渡过的劫而一味选择隐忍,在她的日记中甚至写到她希望所有的忍让都化为她的子辈的福报。直到如今我还在后悔我没有学会更现实的,更好的策略引导妈妈走出那个漩涡,她的人生还没为自己活过就已经戛然而止了。可其实她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能说会道,风趣幽默,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十分包容,甚至能够接受我不结婚,能够和我一起讨论女权议题和新闻热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被家庭和婚姻束缚成了这个样子,作为她的孩子我深感愧疚和自责。
    如果说妈妈生前的故事无法打动各位,那么一系列身后事更是让人咋舌。妈妈不在后,父亲几个月就开始谈女朋友,不给我和妹妹生活费,原先对母亲的暴力转移到了我和妹妹头上,连我这个住校的也会时不时微信轰炸,不回消息就卡生活费;还翻出我身边同学和老师的电话装作非常关心我的样子一步步侵犯我的边界。可他是个妈妈去世三个月就开始找女朋友的,不给子女生活费还天天指责我们不孝顺,骂我们是杂种是废物的人啊,怎么可能真的报有正当的所谓爱我立场呢?
    刚刚提到,妈妈走后他开始不给生活费,只有八十岁的姥姥关心我们姊妹俩,给我们打了一笔生活费,后来我逐渐走出阴霾,学会自力更生,如今我每天上完课都要去打工,靠自己赚我和妹妹的的学费和生活费,能稍微吃点好吃的。日子依旧过的很累很痛苦,可我总算能不再那么依赖父亲的脸色过日子。
    说这些话不是来卖惨的,而是我希望各位姐妹能引以为戒,好好守护自己身边的女性,不要轻易相信一个男人的良心,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付给一个不可靠的男人。婚姻生育这些坎,我们能不踩就不踩。
    希望大家都不会落入妈妈和我这样的陷阱,祝大家平安自由。

    1. seahorse1 says:

      天呐,抱抱你!在这个男权世界上,很多母亲误解了“为孩子负责”的意思,以为就是提供吃住和教育。但其实,母亲的负责首先体现在慎重生育上,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安全和物质条件,就不生孩子,不要让孩子来这个世界上受罪。不要给孩子造父,要做自主、有尊严而快乐的母亲。
      你现在为妈妈承担了养育妹妹的责任,真是让人心疼。祝愿你和妹妹一起成长,相互扶持,尽早摆脱毒父,建立你们自己的母系家庭!

      1. 百樂 says:

        谢谢李雯姐,我觉得妈妈生育我的悲剧也是因为她没办法获得足够真实有效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海马星球等一系列女本位社群必要的原因,很感谢您和其他姐妹对构建母系社会的持续努力!!!

    2. 王小蒙 says:

      我妈有一次告诉我说,妈妈觉着很抱歉,没有保护好你。我总是想到这句话。很多时候时候当我完成了 self heal 以后,我可以完成harm others.

  14. jjjjj says:

    太震撼到一期,不禁感慨自己有毒的想法还是很多,素质有待降低。感谢海马星球,更加坚定不婚,感觉就是在和社会的惯性做抵抗,希望姐妹们都加油

  15. 麦当劳 says:

    我太爱这期了,我要推荐所有我认识的女性朋友

  16. She says:

    有点难受,我分享了那个生孩子剖腹产要男方决定的信息给有婚育打算的姐妹,结果还被骂了,她说我乱讲。我想了想可能是我不够严谨,没有了解现在是不是可以由女方独自决定?但还是感觉很委屈🥹

    1. seahorse1 says:

      关于陕西榆林产妇不堪痛苦跳楼的新闻,央视报道:http://m.news.cctv.com/2017/11/24/ARTIgMANd4Av7Wt28KT2Qeey171124.shtml

      现在的产妇是否可以自己签字?见这条:https://www.64365.com/zs/823568.aspx

      中国的情况是,一个法条规定,各地执行都有差异。比如按规定说,产妇本人应该有决定是否剖腹产的权利,但是因为很多医院怕家属闹事,于是也要听家属的意见,这就是普遍的既成事实。

      但榆林产妇跳楼案件,还是改变了很多医院的规则,让他们开始尊重产妇的意愿。因为这个事件当时是热点,造成了广泛的讨论,对有些医院形成了压力。

      至于小地方的很多医院,很可能依然不完全听产妇的意见,而以家属意见为主。

    2. Sita says: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叫不醒她们,我很想跟其他的女生分享女权知识,我有时候会叫我妹妹看一些女权书籍,但是她根本不看,她直接说她不爱看书,我也给她发过播客,从来不听,有时候我们聊起穿搭,她会说我审美差,给我发一张那种完全就是迎合男性审美的柔弱小白花穿搭图给我,说我应该穿成那样,我穿那样才好看(我个子小,她觉得我就适合柔弱可爱),但是我知道这不完全是她的错,是社会规训的结果,所以我没有骂她,但是也不会再跟她分享这些,我只想远离,过我自己的快乐生活。

  17. Yoda says:

    听了这期感触很深,我目前处在一段稳定的异性恋关系中但坚持不婚不育。 我决定不婚的时候其实还没有“觉醒”,那时候就是单纯地看不到婚姻的意义,后来慢慢觉醒后就愈发不考虑婚姻了。
    虽然像安安一样我曾经也属于“擦亮眼派”,觉得自己找到了一切都随我也不大男主义 “好”男人,但随着觉醒程度的加深我渐渐把“有的男的也不错”的想法剔除了,因为这件事的本质压根就不是“世界上也有好男人/要看运气与机遇”等这么简单和肤浅。
    我只能说目前我的状态还是 OK 的但我也经常在反问自己如果我更早地觉醒是不是压根就不会步入异性恋关系了呢?伴侣提供的陪伴支持等是不是一些女性好友也完全可以做到呢? 前者的答案有点模糊但后者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1. seahorse1 says:

      是的,你的问题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当然答案因人而异,但我觉得,开启不同想象,就能创造可能性!

      1. lilith-2001 says:

        我22,只有过1段3个月的短命恋情。可能因为家庭原因,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家里教育我要走雄竞的路,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谈恋爱很浪费时间,一心搞学业。在大学的一段很短暂的恋爱也只是被荷尔蒙驱使,荷尔蒙过去之后就对这样的关系厌烦,感觉我比男性更理智,有点像”渣女”🤣现在情感方面已经能通过和女性好友交流得以寄托,但是生理方面又还只是直女,对男的有性幻想,对这方面还挺苦恼的,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听过《糟糕的纳入式》那期,一方面很赞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会在荷尔蒙高涨的时候忍不住幻想被插入,真是好矛盾……男权的荼毒真的好深…..我想了想原因,可能因为小时候性启蒙的小黄书,包括现在的一些科普视频等等,都只有纳入这一种性行为,所以我的脑回路自然而然把纳入和性、高潮联想在一起。我自己尝试过用小玩具,但是总感觉不太够….可能是我自己不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吧,也没有选到合适的玩具,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向的解决性需求的方式,如果能解决自己的性需求,就能彻底不需要男性了😇🥳

        1. seahorse1 says:

          这个真的,女性之间相互的身体抚慰需要开发起来。

    2. Sita says:

      我目前也完全是这样的情况,也曾想过如果觉醒的再早一点,我可能会更想跟女生一起生活。

  18. Jingjing says:

    女性从出生就被各种谎言洗脑,父爱就是伪概念,爱情更是凭空捏造。我们为了这些不存在的美好幻觉让渡自己的权利,沦为性工具生育工具和奴隶还毫不自知。可是现实总是残酷,我们好像从来没亲身感知过这些伪造出来的爱和感情,自己的父亲好像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对孩子也冷漠无情。于是期待和现实的撕裂让我们很痛苦。如果求助于心理学,又会告诉你是你做得不够好,不会经营亲密关系。可是怎么没见过哪个男性说过亲密关系这个词,可见心理学也是父权帮凶来围剿女性的。所以真正能救我们的只有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的团结互助,不造父不造夫。

    1. seahorse1 says:

      我赞同大部分你说的话。不过,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含脑科学和神经学研究成果)和女权主义意识的心理学,对帮助重度创伤的女性还是有它的作用的。

    2. 王小蒙 says:

      心理学专业在读,我都是生物学神经学统计学的课程。没有学过亲密关系。我觉着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民科的概念,或者更接近心理咨询,教育心理领域。心理本科和博士的训练已经是研究实验为主的临床医学的范畴了,也是目前主流的方向。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收获很多犯罪率的性别属性,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原因的区别,这更加坚定了我做女本位的自己的信心。让我非常痛恨的是,我从来以来都是这种状态生活的,无比坦诚无比自洽。成年以后,我被告诉这不是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成全自己,成就自己,而是女权主义,而且女权是一个很脏的字眼。

  19. MomoShen says:

    今天收到了邮件,google podcasts要关闭了,李雯姐,还能在什么其他的播客客户端找到海马星球吗?

    1. seahorse1 says:

      spotify, apple podcasts, pocketcast, anchor fm…. 所有大的播客平台都可以!

  20. 雪鸮 says:

    这一期听得特别感动的一点:走在前面的女权姐妹们并不会“看不起”已经选择婚育的,还没有完全醒来的姐妹们。相反的,她们会热情地接纳这些之前离群了的姐妹们,慢慢唤醒她们。我曾经一度偏激到觉得一部分姐妹是在扯大家的后腿,现在发现是我自己太狭隘了。无论她的选择是什么,只要她愿意走到我身边,甚至是她只走了一步,我们这些走得稍微远一些的女孩子也应该回过头来鼓励她们。未曾醒来不是她们的选择,而是父权社会为她们遮蔽了双眼。女孩子们都很美好,不要在内部搞“鄙视链”(这种鄙视链到底为什么会存在_(:з)∠)_),我们应当团结起来!
    另外,作为一个处在亲密关系里,而且对生育和婚姻都没什么恐惧的人,非常感谢这一期三位姐妹的分享。也许我最后还是会选择婚姻和生育,但是有姐妹们的分享,我能更清楚地了解这两样东西对女性不可忽视的伤害和潜在风险,更谨慎地做决定。
    (话说回来,我现在能觉得可以接受和男友进入婚姻,会不会也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女性特质”呢?)

    1. MobKO says:

      我有一個困惑在於,我的朋友的感情經歷大多數的結局都是被男性傷害或是斷崖式分手。雖然她自身本來也是對女權主義或政治都比較冷感的人,但每當我針對男性對她的傷害分析之後,她都會為男性辯護且會覺得我過於極端,最後的結果是我自己很內耗這一段友情該如何持續。我雖不想她以後繼續進入這種有毒的關係中,但我的乳腺也是乳腺⋯很困惑。

      1. seahorse1 says:

        保护乳腺,不要困惑了,拉远距离吧。

        1. 松松 says:

          天呐,听到“如果你不是对社会感到不公,你就不可能成为女权主义者”这句话,突然感觉到解脱,像是有什么很重的东西从肩上卸下来。我是一个及其容易感受到“不公平”的人,包括职场里女性薪资低,没有男性容易受重视;包括在家庭里女性总是付出过多,有很多女性又要赚钱又要照顾家,喊累的却总是是男性;包括女性对疼痛的敏感度是男性的两倍,男性却在疼痛时抱怨的更大声;女性的声望被掩埋,男性的哪怕一点鸡毛蒜皮的小成就就会被所有人夸赞;所谓优质男性的优点不过是普通女性具有的品质;普通男性是可以大量存在的,而普通女性是要受到嘲讽的(尤其是在工作中,似乎不允许普通女性的存在,男的没有上进心混吃等死是被社会允许的,而女性容错率会低很多)等等,这些事都让我感到极度的不公平。我感觉女性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努力,连生存的概率都不相等,社会像是把女性看成“下等人”。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过于小气、斤斤计较或歇斯底里,因为有时候我流露出我感受到不公平这种想法,无论是父母,还是前男友,还是陌生的网友,都说我太“计较”,太“作”,让我“不要想那么多”“好好努力吧”,中国社会就是鼓励女性逆来顺受,如果女性感到不公平,那就是不对的,我比较怂,之前一直不敢把这些话说给任何人。我一路做题来到大城市,身边还是没有出现过一个女权主义者(可能是工科的缘故,在我这个行业虽然有很多年轻人,可是大多数女性沾染了男性特征。大家都是为了生存,我也不是责怪她们)。感觉一个人快要愤世嫉俗到爆炸了,身边也没有人与我同一战线,还好听到这档播客,缓解了一些。顺便提出一个比较窝囊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说,我现在处在一个男权思想很重的工作环境里,身边的人或男或女都是男性思维居多,身处其中我十分难受,畏畏缩缩的融入不进去,可是又要挣钱,现在大环境不好,我没有勇气没有信心离开当前环境,而且换个环境也不一定会比现在这个好到哪里。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很迷茫,李雯姐或者经历相似的姐妹可以给些建议吗

          1. seahorse1 says:

            松松,你提出来的问题,在海马播客里有很多其他地方都有提及。推荐再听听2024年末的几期“中国新女性”系列,以及2025年第一期“在世界的草台班子里繁茂成长”这一期。

      2. 王小蒙 says:

        没有被伤害到还是会心存幻想呢。这时候需要她身体先行, making mistakes than avoiding them. 靠认知拉行为需要 very strong sense of self和对这个文化的理解后,能够think critically的那些,然而我并没有在她的意愿中看到想要换系统/建立新秩序的想法,也没有经历过后,对自己和男人,和这个文化圈的更多见解。

  21. 忍者小鼠 says:

    好想知道一人一杀的概念起源在哪儿,有没有书或者文献具体讲了这个概念的?好想知道

Leave a Reply to 松松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