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消失的她》的强力推广,再度让“警惕恋爱脑”变成对女性的流行警告。但所谓的”恋爱脑”为什么普遍属于女性?它难道是一个女性的智商或者品德问题?当然不是。女权博主川A1234567提出,这是因为整个男权社会将女性客体化造成的结果。

本期海马星球邀请川A1234567来讨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客体化过程。对女性的客体化,始于女性降生之前,直到她人生末年,从对女婴的相对忽视和规训,到灌输被动女性角色的童话,从产值7倍于好莱坞的全球色情产业,到大众文学电影的“恐怖谷”女性形象,从客体化女性的职业,到职业中将女性视为男性的临时替补……无孔不入的客体化,造就了女性所谓的恋爱脑,即女性在情感和人生规划中,被家庭和全社会推向寻找男性的关爱和庇护,从异性恋家庭里寻找唯一的认可和价值实现。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一个被殖民和被奴化的人生。

男权社会的客体化程序如此精密而无处不在,很多女性都可能不自觉地配合这种客体化过程,无论她多么强壮、富有和美丽。而破除这个程序的唯一办法,就是首先看到它的存在,然后开启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

一些提词:

“恐怖谷效应”

安德莉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Hating Woman仇恨女性》《Pornography: Men Possessing Women色情业:男性占有女性》

朱莉·宾德 Julie Bindel: 《Feminism for Women 只为女性的女权主义》

一些男权洗脑童话:白雪公主、小美人鱼

一些扭曲和遮蔽真相的词:恋爱脑、渣男、PUA

扎克伯格为什么创立Facebook

王尔德《格雷的肖像》

韩国N号房和中国的偷拍产业

疫情后从叙事里消失的女性医护志愿者

电影《消失的她》

美剧《美国诸神》

17 comments on “是“恋爱脑”,还是客体化?

  1. Mia says:

    收拾行李的时候惊喜发现更新!开始美美播放 收行李也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

    1. seahorse1 says:

      旅途愉快!

  2. dope says:

    pua在中国传播是当时网上有男博主卖pua教程,后来又出了几起事件,几轮下来,pua就被当做“打压”的意思来传播。使用pua的人没几个能报出来pua的全称。

  3. cho E says:

    真的听到博主说关于他表哥随意评论她粉红头发时候,我真的感同身受。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我穿着运动背心🎽加开衫外套,工装长裤,其中我的背心是在肚脐上面的。第二天一早我妈一句话不说直接给我甩来一张图,图中是我妈的姐妹群,我大姨跟我妈说:“你要教你女儿,穿衣方面现在是大学生研究生,要穿出优雅知性衣服,不能跟出了社会无业游民一样穿作打扮,每天她周围的人穿着与她不同。”
    早上七点钟刚醒的我看到这条消息直接脑袋气炸……
    真的,老一辈的思想真的……
    非常感谢博主分享,每次听都有新的体会。

    1. seahorse1 says:

      你大姨可以拉黑了

    2. zlhy says:

      oh my god,我妈妈也这么说我的穿着言行,说我要符合研究生的身份。然而,不是因为这样的我成为了研究生,所以这样的我还要去符合研究生,自我的行为变得被否定。我妈这么说的时候我坐在她对面沉默了。

      1. seahorse1 says:

        多发展主体化的思维,下次可以不用沉默,直接怼回去。教育她:当妈妈的说话要符合妈妈的身份,要给自己女儿最大的鼓励和帮助,积极面对人生的问题,不要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自己多找找乐子,年纪大了就不要再被别人说的话搞得心神不宁,别人给你吃的还是给你喝的?为啥要拿人家的标准天天给自己和女儿穿小鞋?诸如此类。

  4. Lili says:

    终于等来更新辣!搭配最近开始翻开的始于极限,美滋滋!

  5. hualibaba says:

    这集听了两遍,醍醐灌顶!发现自己一直都把“我”当成客体在做人际交往,所以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轻,经常产生委屈、内耗的情绪。“我”明明有掌握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能力,却把这一权力交给了别人。

    1. seahorse1 says:

      说得对,权力要自己去争取的。

  6. shirly says:

    反复听,不断思考做笔记的一期。作为女孩的妈妈,在自己觉醒之后也有了更多的问题,一边成长,一边学习,尽量减少、避免“客体化”的养育

  7. hkke says:

    两位我喜欢的女性!!!!!!!!!!!!!!!!

  8. Jiaqi says:

    这一期真的太好了,梳理了整个父权社会对女性打压的闭环!而且细思极恐的是,觉醒之前虽然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还是会自我进行合理化,因为它真的是方方面面,无孔不入。但也因为这样,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疑惑(或者说待思考的课题吧),就是如何自处,比如看到大多数小说影视剧的很多内容都感觉不适甚至气愤,还有虽然知道要尊重他人命运,但看到女性家人朋友们受到不公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气愤,但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能这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不知道李雯姐那时候是如何自洽的或者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1. seahorse1 says:

      我是从历史的维度来看问题的。看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也是重建母系社会的一个初级阶段,父权社会必将分崩离析,但我们可能这代人只能看到一些阶段性的小变化,我们只要努力促成这个变化,哪怕在自己身上实现女性解放,就很好了。然后也要给自己寻找女性解放的精神营养,看女权书籍和电影,跟女权主义者们在网络上沟通,活出自己的快乐来。

  9. Sherry says:

    第一次听,久仰大名了

  10. Jiaqi says:

    感谢李雯姐的解惑!当我看到“父权社会必将分崩离析”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充满了能量和希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