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1971年,艺术史学家琳达·洛克林用这个问题开启了她的一篇著名文论。

但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假如我们深入研究艺术史,会发现历史上并不缺乏才华横溢的女性艺术家。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被一直艺术史的写作者忽视?历史上有很多给男性艺术大师提供灵感的女性,他们的“缪斯”和爱人,她们的才华为什么长期被遮蔽,甚至被她们的爱人掠夺和侵占?

2019年9月,《艺术新闻/中文版》制作了一期“女性艺术新历程”专题。这个专题回溯了历史上的著名女性艺术家,从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到几乎被遗忘的包豪斯女孩儿,还有现代主义艺术中那些大师们身后的女性,也近距离观察了年轻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创作。

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道路,一直非常坎坷。但在近期一段时间里,随着平权意识的普及,在艺术史的再发掘和国际艺术展中,这些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们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海马星球』和《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针对这个专题进行了对话,探讨女性艺术家在各个时代的性别权力结构下的遭遇,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到未知处探险”的女性艺术家们,为突破这个权力结构所做的努力。

相关内容

阿泰尔米西娅·真蒂莱斯基 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年7月8日-1652/1653年,意大利巴洛克画家,被认为是继卡拉瓦乔之后的一代画家中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在女性画家不容易被艺术界或赞助人接受的时代,她是佛罗伦萨迪塞尼奥艺术学院(Accademia di Arte del Disegno)的第一位女性成员。擅长描绘神话、寓言和圣经中的受害者、自杀者、勇士等坚强而痛苦的女性,其作品中反映了早年的痛苦经历。

《美杜莎》: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作品,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Uffizi Gallery) 。来自神话的美杜莎形象是在帆布上画的,后涂在木制盾牌上。这个主题是“神话的”是指雅典娜的盾牌,它被狡猾地用来利用美杜莎的力量来石化人们。美第奇家族经常用这种图像来代表他们的军事力量。

安妮·亚伯斯 Anni Albers:

1899-1994年,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纺织艺术家和版画家,因模糊了传统工艺和艺术之间的界限而受到人们的赞誉。安妮·亚伯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纺织艺术家之一, 不断探索着纺织与雕塑和建筑的关系。另外,她也一直揣摩将非传统材料融入织物的可能性,并思考这些材料如何重新定义纺织和建筑的关系。安妮·亚伯斯于1933年来到北卡罗来纳州刚成立不久的黑山学院任职。在安妮·亚伯斯在此任职的16年间,黑山学院也无疑成为了包豪斯先锋性的延续。

琳达·洛克林 Linda Nochlin:

1931-2017年,美国艺术史学家,作家。作为重要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学家,她在1971年撰写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该文章被视作琳达·诺克林所著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的先驱之作,在这篇文章中,诺克林探讨了阻碍西方女性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是制度障碍而非个人障碍。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1882-1941年,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 (Bloomsbury Group) 的成员之一。“莎士比亚的妹妹”是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Own) 中使用的比喻,她为莎士比亚虚构出一位天赋非凡的妹妹朱迪斯(Judith Shakespeare),并发问:如果莎士比亚有一位和他一样富有才华的妹妹,她是否也能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笔并被后世仰慕。该书收录伍尔夫的两篇讲稿,为重要的女性主义文本。

朵拉·玛尔 Dora Maar:

1907-1997年,法国摄影家、画家和诗人。1930年初,她在坎帕尼-首映式街(巴黎第14区)成立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与摄影师兼室内设计师皮埃尔·科弗(Pierre Kefer)合作。在她的作品中偶尔可见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她认为艺术应该通过与直觉或想法的联系来表现现实的内容,而不是通过视觉再现自然。玛尔在超现实主义团体及左翼组织运动中显得十分活跃。

卡蜜儿·克劳岱尔 Camille Claudel:

1864-1943年,法国雕塑家。尽管克劳岱尔去世时相对默默无闻,但其作品的独创性和质量在后来得到了认可。她是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同事和爱人。位于塞纳河畔诺根特的国家卡蜜儿·克劳岱尔博物馆(Camille Claudel Museum) 于2017年开幕,巴黎罗丹博物馆(Musee Rodin) 有一间展厅专门用于展出她的作品。

苏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1993-2004年,美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范围涵盖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著有《反对阐释》 (Against Interpretation) 《激进意志的风格》 (Styles of Radical Will) 《论摄影》 (On Photography)《艾滋病及其隐喻》 (AIDS and Its Metaphors) 等。

尹秀珍: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运用装置、摄影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其艺术创作多关注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与时代的关系,“年轻女性的梦想世界与急剧变异社会之间的交战发生”。代表作包括《衣箱》《废都》《洗河》《国际航班》等等。

于吉: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凭借雕塑时空之外的东西这一观念来创作艺术。她是上海非盈利AM艺术空间(成立于2008年)的联合创始人。

娜布其: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近期展览包括:“寒夜”(UCCA艺术中心,2017),“缺失的段落”(Museum Beelden aan Zee,2017),球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7),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6),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2016)等。

孙原和彭禹: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孙原和彭禹自90年代后期开始合作,其作品往往充满煽动性,并以引人入胜的复杂议题为创作核心,这包括干细胞研究和整容手术、恐怖主义、暴乱和斗狗等,曾在奎松市、首尔、圣吉米尼亚诺、北京以及香港等地举办过个展,也参加过莫斯科、利物浦、威尼斯和里昂双年展,以及爱知和横滨的三年展。

向京:

艺术家,曾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创作带有女性意识及女性视角,挖掘现代性下人的“内在性”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开创出一种“外在看来是具象的现实主义,实则深度探讨人性内在的精神价值”的作品面貌。

曹斐

中国女性青年艺术家,在自己的电影和装置中融入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对超现实主义的借鉴和纪录片惯例,其作品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快速而混乱的变化。作品曾参加过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悉尼第十五、十七届双年展、第50、52、56届威尼斯双年展等多项国际双年展等。并曾在伦敦蛇形湖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重要国际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

戴章伦:

策展人与艺术评论人。她目前关注与研究的方向为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展览作为一种整体剧场。近期的主要策展作品为:“寒夜”,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2017年;“Son: Signal of Authority”,纽约inCube Arts艺术机构,

刘昕:

艺术家及工程师,清华大学工程学士及文学学士学位,15年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2017年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Fluid Interfaces Group获科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纽约、波士顿。作品曾多次在国际会议及博物馆展出。

彭薇:

艺术家。曾在苏州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个展。近期于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故事新编”。除了代表性作品《遥远的信件》《平沙落雁》等外,还展出了其新作40米巨幅卷轴《故事新编》、叙事组画《七个夜晚》等三十余件作品。

玛丽·比尔德 Mary Beard:

1931-2017年,英国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古典学教授,《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古典学编辑。她在全世界享有学术声誉,是英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的成员。

(录音与相关资料整理:詹静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