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节目我回应了两位听友的来信。
第一位听友说:“想和您探讨一下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女性主义、金钱与自我价值评估的。”这位听友认为,那种觉得经济独立之后才能人格独立受到尊重的想法,可能也是有毒的。然而她日常听看女权主义的相关内容,总会涉及到经济独立甚至财务自由的话题。她深知赚钱的能力只能代表人的一部分价值,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比如社交场合中,女性朋友时不时提到她男友工资低时、刷到“女性要搞钱”话题,她就会非常焦虑且无法与低工资的自己和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为什么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平凡人/女性(不是躺平类型),都有些政治不正确了?“我所认同的女权主义,一定不是偏向于精英主义、绩效主义的,应该是平等爱每一个人的。”“有没有什么书籍纪录片、影视剧、播客有涉及到这个问题吗?”
第二位听友表达了她的两个困惑:不想进入恋爱关系,但却有身体接触的渴望,以及面对女性朋友们比自己更好的家庭条件,在巨大的差异面前羡慕而迷茫,担心担心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从阶级、历史、性别收入差距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特征去看待自己面临的个人问题,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感受的正当性。当然,也需要学会善待我们自己的心理知识,以便帮助我们对当下保持专注,消除对未来的不安。
播客中提到的书名: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日]上野千鹤子
《凯列班与女巫》[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去他的父权制》[法]玛蒂尔德·拉雷尔著
不容易!之前在国内都是到处搜别人分享的链接听海马星球!现在在墙外读书,可以自由的听听听啦!感谢李姐!
祝福!
谢谢分享!就是西尔维娅的书应该是《凯列班与女巫》~去年读了英文版 很好哇。今年也要多看女性主义书籍!
哈哈哈是的!谢谢纠正!
一方面我非常认同“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这句话就是狗屁,但是另一方面,我的确在不问家里拿钱之后,感受到了莫大的自由。 于是也想来写写我的想法。
先来谈谈问经济不独立,为什么精神自由是受阻的。对我而言,最大的因素就是愧疚感。 我妈在供我读书的时候的这些年,时不时都会用她的话术 (我总结为”愧疚三件套“)让我对她充满愧疚感。这种愧疚感(正如李雯姐之前所说,是“病”)其实非常阻碍我自我关怀和自我疗愈。 因为每当我想正视童年创伤时, “我还拿着妈妈的钱”的事实就会和内在批判的声音一起批判自己:“我怎么可以怪妈妈,毕竟她也牺牲了很多。我拿钱还批判,我不就是白眼狼?“ 所以,当我不拿她钱了,我的钱一分一毫都是自己的挣的,那种亏欠的感觉瞬间减少了,当我在自我疗愈时的阻力也变小了。 所以我觉得经济独立能帮助精神独立。
但是我的确反对“经济独立” 完全决定了“精神独立” 这个说法,决定“精神独立”的因素太多了,原生家庭、学校鼓励自主思考的程度、工作环境还有舆论环境,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的的精神,所以只用钱来考量的确是非常狭隘的。 但可惜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很多能有流量的, 能做精神独立的博主,都是经济非常好的女性,所以看多就会感觉挣钱少的自己就有些“卑微。
我自己改善这种纠结的方法就是去看一些在剧情展现这种决定关系不成立的影视作品。比如《黑暗荣耀》里,每一个反派都是纸醉金迷,但她们的经济状态只给她们了一种”钱能解决一切“,“有困难找妈妈” 以及 ”美好的人生最终还是找个好男人“的愚蠢的幻想;而在《女性参政论者》里,那些贫穷的女性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但她们的精神却是如此的自由和坚定,她们的情谊是如此的坚固。
讲得好好!然后呢,是父母生下我们的,所以养育我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呀!不要有这种不配得感!(经济问题应该在生育之前就考虑到)
说得好好!我要把你的留言收录在订阅邮件里!
好好奇李雯老师都是在哪为每期播客找到封面的呀?每期的封面都好好看,好有趣
听你这么说我可太开心了。这些都是我先让机器画一张图,再用一个滤镜App处理之后做出来的,这个app叫Brush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