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来年,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一些知识,在中国城市里和网络上有了一些普及。然而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界,依然被男性中心主义主宰,充满男权色彩。对两倍于男性抑郁症患者的女性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她们在男权社会的生活中受到重创,向所谓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时,却常常被更深地二次伤害,有些人甚至因此结束了生命。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男权传统,始于奥地利人席格蒙特·弗洛伊德,一个在晚年哀叹“尽管我对女性灵魂进行了三十年的研究,但我至今仍无法回答“女人想要什么?”的白人男性。他为了不得罪男性阵营,捏造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伪科学概念,用来遮蔽男性对身边女性和孩子们的侵害。毫不意外,他开启的护男爱男心理学/心理咨询男权传统,至今仍在普遍起着作用。
女性在男权心理咨询里遭遇了什么?心理学/心理咨询是否对女性还有意义?什么是疯狂?什么是女性/权主义心理学/心理咨询?海马星球和心理咨询师李双双一起,讨论了这些问题,以及何为健康的咨询关系,如何开始跟自己建立健康的关系。
看到武志红那张扭曲的脸就想吐,心理学需要更多女性发声,由女性建立规则。
快快快!求求了! 录一期 女同性恋伴侣中有一方扮演男性角色的现象讨论吧
我经常能在小红书上刷到模仿异性恋的拉拉伴侣。女同性恋中偏男性的一方,不允许偏女性的伴侣露肩膀露大腿这种段子视频,也会刷到所谓的“T竞”,比手指长度,比手指速度等等。
yue!
好的!
非常想听与此相关的讨论!!
真的吐了
真的!强烈请求!
之前就在国内找过动力学的咨询师,就是后来意识到了国内心理学界的男权本质,暂时放弃做心理咨询了。之前对女权心理咨询有一些了解,但是一直没找到专门做这方面的女性咨询师,想知道这期做博客的姐姐有接业务的联系方式吗?
李双双有微信公众号,但海马的对谈只是理念探讨,不构成对咨询师本身的推荐。所以请自行判断。
谢谢,我先了解一下,会谨慎考虑
最庆幸的就是高三之后找了现在的人本主义流派的咨询师,现在出社会了,把自己养的很好🥰
最近在备考国内的心理治疗师证,教材和题库都是登味十足(其中播客里提到的性相关障碍简直是重灾区),我几乎每天都要和朋友吐槽自己简直复习不下去一点(而且就算考出了这个证,还是要面对一个腐朽的老登系统)。但是,我也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只是想偷懒,是不是只是在找借口。
就在这时海马星球更新了这期播客。感谢双双可以如此真诚地分享自己的观点,让我的声音找到了回响;感谢李雯姐呈现了这么棒的节目。我感觉可以再坚持一下了。
加油!请一面学习女权心理学知识,帮助更多女孩子。
很有感触的一点是真的不要接受任何标签……除了日常生活里会遇到一些人师兴大发,我觉得互联网上的各种帖子也不要太对号入座,看了几条表征就觉得好符合,于是就被认定(或者自我认定)为XX人格,这和百度问医重病起步有什么区别🤣看得出们老登小登很爱玩自定义模式
男权式的心理咨询是父权制的遮羞布,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角度为主体的心理学角度。另外推荐《父权制应激障碍》
太感谢这一期了。
作为曾经被男咨询师发色情消息的我,得知冬妮的事件后第一时间就相信这一定是真的。当时看到咨询师张春的态度,还有她处理对此事有质疑的听友的态度,我一度非常无法接受,很长时间里都觉得心里堵了一块石头。
听到嘉宾说很多咨询师都让来访去理解施暴者,以及嘉宾自身被扣上“回避型依恋人格”帽子的经历,我想到国内某知名心理学公众号平台(好吧就是ky),从一开始看着还比较正常,到逐渐不停地发亲密关系相关文章,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谁痛苦谁改变”……这些文章曾一度让我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此处发呕吐表情包)
现在我明白了,之所以要不停地发这些文章,是因为要割韭菜呀!提出一个不存在的目标,然后不停地劝女孩子们“改变”,才会有人看,会有流量,产品才卖的出去。完美闭环就是这么来的。
感谢李雯姐组织这一期节目,感谢嘉宾勇敢真诚的分享!真话也许很难,但每一句真话都是深沉的溪流,会带来巨大的力量
很幸运,我第一次做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是位年轻的女权主义者,我还不了解什么流派,但聊下来有被治愈到!我讲述女权觉醒的愤怒和无力都有被接住。这期太及时了!
这一期说得真好!有时候反而是对所谓“权威”的心理咨询体系的信任遮蔽了自身的真实体悟与判断。我在英国接受过大学提供的心理咨询,被随机分配了个老白男,那时我太礼貌了,又正被一个曾经的心理系“朋友”用一些所谓专业的标签打压,觉得自己从根源上性情发展就是错误的,最痛苦的时候竟然听那老白男爹爹不休了好几个星期!后来寻求心理援助时我一直感到很痛苦,为什么我一定要证明自己有某种障碍、符合这个环境对有类似障碍的人的印象才能获得帮助、甚至仅仅是被看到呢?为什么有了这么多帮助我还没有“变好”呢?直到结束学习的前一年,才有一位女性导师诚恳地对我说,她认为学校并没有为我提供有效的帮助,导致我始终“拖着一条瘸了的腿走路”,并尽她的努力与系里沟通为我的学习减少障碍,才有了我能够努力自救、反思这一段经历的今天。讽刺的是,那位心理系的“朋友”认同自己的男导师,认为“人的审美偏好是进化决定的本能”“身材焦虑是女性的天性”,她在学术上似乎很顺遂,但是也被自己的身材焦虑折磨,我希望她现在对此有所反思。现代心理学挨重锤还是挨少了!
终于出了一期关于心理咨询的,也借这个平台为心理行业从业者激女support group找找人,想找的是主要是心理咨询师,最好是已经在执业的,如果是心理健康相关的,比如教育行业也可以。我知道有些radfem理论是反对心理咨询的,我读了她们的文章,也非常认同,共识是心理学是一坨蝻权的屎,现在认知的心理学是西方几个犹太屌马眼看世界臆想出来,但是疗愈行业不是牠们发明的,是很早就存在的,并且是女性主导的行业。心理咨询这种比较虚的东西我们用一个牠们的壳,里面的东西可以夹杂我们真正想传播的。所以想跟已经在心理行业工作的激女媎妹交流经验。
这期太重要了。我也接受心理咨询,发现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自己并成长,但是我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坑。我是因为自己选咨询师只接受女性,在遇到了一个很坑的人之后更换了几次遇到了合适的。如果我没有坚定的选择女性咨询师,也没有在不适的时候认同自我的判断,那我可能就走上一条坑路了。女性一定要坚定的相信自己并警惕不对等关系中的可疑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父母子女、性缘关系、上下级、学校、警察、医生、律师、咨询师。。。。)
讲英语会自信这个事情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甚至不在国外,不知道为什么,而且我的口语甚至不太好,我第一次讲出我觉得我讲英语更自信是在前司做口语测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