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 seahorseplanet.net
2024新女性群像(三):野柚子-贫困山区来的拉拉科学家
野柚子Timo是一位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年轻女科学家,她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热烈的网友,追随她的生活、健身和恋爱故事,以及她工作之中对性别权力框架的的观察和思考。 你很难相信,这样一位成功的女孩子,曾经是贫困山区里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的女童,在初中时还不得不去工厂里打工养活自己,很长时间里只吃得起米饭和蔬菜。 在21世纪的中国,她是受益于9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代,但也是中国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被迫挣扎的隐形的农村一代。 同时,她也是被中国主流文化忽略的女同群体的一员,直到她在互联网上写下自己的故事。 在本期海马星球里,野柚子讲述了她成长中的曲折、母亲的支持和女性友谊如何一次次将她托举过深谷,陪伴到今日。她还坦然分享了自己为什么曾经很短暂地约会过男性,一个女同在异性恋霸权之中的发现。
线上围炉即将开启!
姐妹们好, 先跟进一下咱们海马新项目的进展。咱们的龙卷风小组没日没夜在全球无缝对接,以惊人的速度和专业精神完成了第一个周边产品,并且打磨了线上围炉(也就是线上研讨会)的流程。 第一个周边产品就是上次提到的海马笔记本,此刻已经在去往工厂印刷的路上,希望它能陪大家开启一个自我关照的2025年。 第一期线上围炉将在12月8日北京时间晚上8点40开启。 海马线上围炉和海马大会 一样,是纯女活动。为了让姐妹们能有一个安全、友好的环境彼此链接和探讨分享自己关心的议题,线上围炉工作小组付出了很多时间来思考和打磨流程。为了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会收取一定费用。 申请参加线上围炉的链接:https://hdxu.cn/o7zv
2024新女性群像(二):Erica——理想主义者应该更积极地赚钱
即便在高度商业化的今日世界,很多女性还是被金钱羞耻所困扰和禁锢,但@嘎里嘎气Gagaland播客的主播 Erica不会。 她相信自己要做大事、要改造这个世界,要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女性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力,因此她的注意力不太容易被纷乱的外界道德评判而搅扰,而能够持续专注于自己白手起家的事业。这样的清晰和坚定,在商业市场中自主导航的自信,加上对女性性别群体身份的自觉和骄傲,这几种特质的结合,是中国新兴的一群女性商业创业者的特征。作为一个正在扩大的群体,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在与海马星球联合制作的这期节目里,嘎嘎分享了自己创立运动生活品牌的经验、她如何成为了一家新的格斗馆的合伙人,以及这之中如何融合自己的性别权力思维。 追求理想要基于现实的计算;“有目的性”不是坏事,只要没有恶意;要与人多交往、坦诚地交流彼此的需求和所作的事;以共赢的思维一起拓展一个新兴小众市场,而不是在狭窄的空间里你死我活;虽然没有资本,以充分的调研和深思熟虑的决策一样可以赢得入场券和话语权……这些真诚的分享对女性来说,不仅实用,也是一种自我解放的疗愈。
2024新女性群像(一):袋鼠——母系社会从我开始
在2024年最后两个月,海马星球播客会有一系列女性群像,展现新一代女性拓展人生道路的可能性。第一期的画像,是一个叫袋鼠的单亲妈妈,她是当下中国社会里出现的一群自愿选择去父留子的女性榜样。 在20来岁的时候,袋鼠看穿了异性恋婚姻之中女性的糟糕境地,她决定:去他的婚姻。 她决定给自己生个孩子,跟自己姓。 就像电影《安东尼娅家族》里安东尼娅的女儿一样,她找到了适合的配子,确保了各项安全,怀上了孩子,顺顺利利、幸运地生下了自己想要的女儿,并得到了妈妈和姐姐们的支持。在这个过程里,她还在妈妈去世之前,重新建立了她们之间被男权分割的联盟。 生下女儿之后,她此前模糊的女权意识,迅速明晰起来。她发现有一个随母姓的女儿有多么“香”,而面对男权社会对女儿无处不在的打压规训,她也发展出了越来越敏感的触角和应对方式。
美国大选—女性选民在想什么
这是海马星球第一次为全球新闻大事件做的特别节目。 刚刚过去的美国大选,带来了半个美国的狂欢,和全球女权主义者们的巨大失望。在10年之内,美国民主党第二次推出一位极具领袖魅力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一度激起民主党支持者的士气。但在两天前的大选中,遭遇多项重罪指控、推动剥夺女性堕胎权的78岁的特朗普却再次获选了。 哈里斯的竞选纲领和宣传,侧重关注女性选民、少数族裔选民和中下层选民权利,许诺提供更多抚养孩子的福利、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向巨富征收更多税,等等。但跟2016年希拉里对阵特朗普的时候一样,52%的白人女性选民和很多华人女性选民却仍将选票投给了特朗普。支持哈里斯和反对哈里斯的女性选民在想什么?在波士顿读研的Rachel采访了12位白人和华人女性,请她们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当然,反对哈里斯的选民给出的所有理由中,厌女这个理由是唯一不会被说出来的原因,就像所有性别歧视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性别歧视,从事政治调研的专业人士,也还没有在其考察中纳入这个指标。但否认厌女的存在,其实是假装房间里没有大象。了解政治之中男权文化造就的非理性偏见对我们决策的影响,对我们瓦解这种偏见至关重要。
姐妹们,一起来创作属于女性的影视吧
在海马东京大会上,一位叫水獭的女导演做了一个非常动人的讲演,发起了一个倡议:她希望更多女性能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女性影视人联盟,一起创作真正属于女性的影视作品。 水獭说,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水獭是打群架的动物。 影视业是团队合作的行业,而这个行业长期由男性主宰,生产着男权社会里海量的厌女产品,扭曲着一代代女性的自我认知。 女性要进入这个行业,制造出真正属于女性、为女性创作的大量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本期播客里,水獭分享了她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艺术家所遭遇的性别歧视,她如何单打独斗、不断适应环境、寻找机会,通过创业获得资金,最终重返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她为什么渴望和女性同行一起“打群架“的原因。 如果你想要加入水獭的队伍,可以给水獭发邮件:miazhang20202020@outlook.com 与此同时,海马星球的网络论坛也已经正式开始开放试运行,网址:forum.seahorseplanet.net 你可以在论坛里与姐妹们自由分享一切,畅谈未来,保存文章,还可以同城交友,或组建兴趣小组,比如水獭的女性影视联盟小组,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长期的母屋,随时可以返回来联络新人。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千里之行,始于结群。我们在海马等着你!
2024东京大会脱口秀《拉拉是如何养成的》字幕版已在Youtube上线!
由于本网站对上传文件大小有限制,所以视频节目只能上传到海马星球的Youtube频道。 点击链接可观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4BR7ghVME 这是2024年8月海马星球东京大会晚上的脱口秀最后一场,也是最火爆的一场,演员KZ的《拉拉是如何养成的》,一个同时充满骄傲、嘲讽和自嘲的励志故事。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节目改变了很多女孩对性爱的视角,和几位女性的人生。 剪辑:Bri 字幕:Rachel
她是幸存者,还是战胜者?
本期节目是海马星球第一期英文访谈,对谈嘉宾是此前海马订阅邮件推荐过的《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作者格蕾丝·赵(Grace Cho)。我被格蕾丝对母亲的回忆录深深地打动,在这场对谈里,我借用了她的研究方法,以情感为线索——她创作时驱动她的情感,以及她记录的女性情感——询问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方法。这场对谈发生在东京海马大会召开之前,格蕾丝顶着感冒,热情而投入地接受了采访。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astes Like War: A Memoir,直译应该是“战争般的味道:一部回忆录”,出于各种原因,中文译名选择了“幸存者”这个词。很遗憾的是,在中文里,“幸存”只有非常消极被动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幸运地存活”,仿佛活下来只有幸运,而没有战斗。但“幸存者”的英文对应词汇survivor是有很积极的含义的,有“通过积极战斗和争取而活下来”的意思。格蕾丝的母亲君子(Koonja)是一个战斗一生的女性,她与贫穷、战争、男性的剥削和压迫、种族主义作战了一生,但她也是一个充满爱和生命力、创造力的女性,她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并试图给身边的女性和孩子提供庇护。因为有这样的妈妈,格蕾丝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激进的学术道路,在边缘之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即便以冒犯家人和学术界的主流为代价,也依然要直面令人不安的家族、族群和国家历史,掀开男权国家和族群覆盖自身的正义华盖,揭穿谎言。每一个战斗的女儿的母亲,都是战胜者,她的胜利,就是女儿身上不灭的火焰。附上中文版,感谢负责此次采访联络和文字翻译整理的后浪出版社的刘艳君,也就是《她是幸存者》的责编。 《海马星球》与《她是幸存者》作者格蕾丝·赵对谈 一、民族志自传:“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 海马星球:嗨格蕾丝,感谢你我的访谈邀请邀请。 格蕾丝·赵:谢谢你邀请我! 海马星球:今天我们将谈论你的书《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中文版最近在中国出版,我通过中国出版商拿到了这本书,也阅读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段感情紧张的旅程。我通宵读了它,我根本没睡。我中间哭了几次,不仅是因为它包含的情感力量,它也让我了解了20世纪韩国女性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以前都不知道——了解到那些在他们的祖国和美国的人。她们也与中国女性的经历相似,两个国家有一段非常相似的历史。 有些主题尚未被深入挖掘和充分叙述。非常感谢你出色的工作。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或者未来读了你的书之后会感觉到这种强烈的情感之旅。他们会更加了解这段历史。你提到过,你表达如此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的能力,源于使用帕特里夏·克拉夫的方法——民族志自传。民族志作者将自己定位为观察的主体和客体。这对我来说也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从生活内部来探索经验。 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斥责了你的研究中的个性化和情绪化但是你拒绝符合所谓社会科学的客观,拒绝审查你自己的情绪。我个人很同意这一点,涉及所谓的客观性时,父权制和殖民体制下的学术传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情感也是一项需要呈现、记录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你的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的是,你写道:“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我非常欣赏这一点。我想借用你的方法,来引导我们今天的谈话,让我们通过探讨这些情感的起源,来开启每一个话题。好的。 二、孤独和恐惧: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03:09:08) 海马星球:我想从“孤独与恐惧”开始谈起,孤独和恐惧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几乎每天都会体验到的感受。你母亲君子”(Koonja),生于1941年的日本大阪,当时朝鲜还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结束时,她跟父母回到了韩国,那时已经被美军接管。因为贫穷,她无法接受教育,长大后,她不得不在美军的军事基地里谋生,或许还从事了性服务。而她的这段经历也被你的一些家人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争议。但无法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韩国女性当年曾经在美国军事基地作为被剥削的性工作者服务过;而且许多韩国家庭因为朝鲜战争而陷入了贫穷,生命受到威胁。战争和贫穷带来了生存的恐惧,而与家庭里的男性成员相比,给美军做性服务的韩国女性,她们会面临更多的恐惧和孤独。能否请你讲讲,当时的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 格蕾丝·赵:我实际上想先谈一下日本帝国主义。因为美军有组织的性工作制度实际上源于日本皇军的性奴役制度,所谓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遍布亚洲整个大日本帝国,因此,还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叙事——“美国从日本手中解放了朝鲜”。但事实上,1945年占领国政府抵达朝鲜半岛南部时,他们依靠的是日本此前建立的基础设施和人力,包括转移一些军事妓院。因此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发现研究美军侵略的档案中,他们依然在使用“慰安妇”一词来指称被征召去为美军人员的性和情感需求服务的女性。 所以,你所知道的所谓“美国解放了朝鲜”的叙事,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只是继续日本人创造的这些残酷和剥削,半岛的分裂本不应该是永久性的,而这也是引发朝鲜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你也知道,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打击国际共产主义。但归根结底,这一开始是一场内战,双方争议的半岛统一问题及实现统一所需要的条件。这场战争对平民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整个半岛10%的平民被杀害,在北朝鲜,这个数字是20%。连美国军方官员都在记录中都说,他们把所有城镇都炸成废墟,以毁掉这个半岛。在这场毁灭性战争结束后,肯定会有幸存者。大多是像我的母亲和外祖母这样的人,失去了家里男人的女人,突然被迫在战后的灾难中谋生。 我是最近才了解到我的家人在战争刚结束之后的生活轨迹的一些细节,从一位当年在韩国认识我母亲的亲戚那里得知。《她是幸存者》在韩国出版后,他恰好看到了,我又和他联系上了。他主动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的回忆和故事,我这才将这些新的细节纳入我此前对我家族的了解中。他告诉我,我母亲从乡下小镇搬到釜山时是13岁。她先是在一家工厂工作,在城市里到处打零工,几年后,她开始在美军基地附近的夜总会工作,因为那里工资更高。他只比我妈妈小几岁,所以他记得很多。他差不多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回忆。他们搬到釜山的时候,他上四年级。她开始在夜总会工作的时候,他才开始上高中。这样推算,那时她大概18岁。几年后,我妈妈不仅在釜山的夜总会工作,还得辗转到其他夜总会工作,以满足美国士兵的需求。 这个我最近,在写作《她是幸存者》之后知道的细节,让我对她的恐惧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可能比其他任何细节都更深刻,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危险、有辱人格,她还不得不离开家,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人生活,根据他告诉我的情况估计,她大概二十岁。当我想到自己在那个年龄、我女儿在那个年纪,我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优越。我们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的大学环境,在接受教育;而我母亲则通过为美国士兵提供“安慰”来养家。 海马星球:是啊,我觉得这个词特别讽刺。 格蕾丝·赵:是呀,想到这个,令人很不舒服。想想战争的政治背景,我思考谁是战争的赢家和输家。平民永远是输家。而在平民中,仍有一个等级区分。而像我妈妈这样的女人几乎是最底层的,因为她们受到韩国政府的不公对待,那些人从她们的劳动中获利,却视她们和她们的孩子为弃儿。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下,不管朝鲜战争有没有赢家,美国确实是赢家,虽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但朝鲜战争是美国未来大规模军事投资的合理化借口,这造就了美国这个军事帝国,而且现在他们在韩国永久驻扎。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永远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的动力。因为对美国来说,韩国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你问了为什么她的孤独和恐惧一直延续到她在美国的生活中。她被当地人视为外国人;在她遇到的为数不多的韩国人中,他们都觉得她是妓女。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韩国女人,和美国男人或者混血孩子在一起,那时候人们就会这样假设。专门有一个词来称呼这些人 海马星球:有一个贬义韩语词,“洋公主”。 格蕾丝·赵:“洋公主”,字面意思是西方公主,但这是个贬义词。你还必须考虑移民经历。如果你搬到一个文化、语言、食物完全不同的环境,那是相当孤立的经历。她又会体会到孤独和恐惧,但是,我也想记住她不仅仅是孤独和恐惧的那一面,能够像她那样活下来,她也很勇敢。 三、与哥哥的争议(11:48:25) 海马星球:这种孤独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你有意或无意地继承了。在你的书里,你把你的童年描述成了二代移民,虽然你是个混血儿。你写了我称之为家乡的地方,是个保守排外的白人小镇。但你哥哥对此有异议,对吧?但是他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的记忆和你哥哥的记忆,在这一点上会如此不同? 格蕾丝·赵:我认为一部分跟性别有关。因为我想我哥哥有一些他能享受到一些特权,而我作为一个女孩不一定享有的。我认为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不能说,自己真的了解我哥哥的心理,他比我大,他在韩国有不同的经历,比如他在那里上过学,他还记得作为一个跨种族孩子的经历。我觉得他当时真的很想相信美国,以一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我觉得他想相信这个“拯救叙事”,这个国家会给他们机会,而韩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我自己来说,其中有些因素是对的,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在那个小镇的他者感受和疏离感。我小时候和我母亲很亲近,总是跟在她身边,我观察到她受到的待遇,与我和父亲在一起时看到的不同。我吸收了很多她的孤独感。也许我哥哥不一定会这样做。 四、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14:10:26)...
海马东京大会嘉宾讲座和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本期播客内容是2024年海马东京大会的上午嘉宾讲座内容,以及一位英国的女性导演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上午嘉宾讲座的主讲人和主题: 关于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倡议联盟:如果您对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或者你想参加这个联盟,可以写信到海马官方邮箱。下个月,我们还会公布一个参与在线平台的方式。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Subscribe to receive info on our latest news and epis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