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给人出主意,为什么经常不奏效?
比如这么一个案例:单亲妈妈把女儿供出国读书,女儿毕业后想留下来,但找到的工作薪水不够养活自己,还需要妈妈给钱。妈妈想让女儿回来,于是很犹豫,是否要断供。
这个情况似乎是两句话讲的清楚,但其实背后还有很多信息,我们并不了解,比如:
- 妈妈想让女儿回来,是因为没钱了,担心自己将来无法自己给自己养老保障,还是因为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做小棉袄,还是二者兼有?
- 女儿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撑她短期度过难关?
- 母女之间是否有足够的信任坦诚说出一切?
- 母女之间是否能够彼此理解?
- 双方是否都心理健康,没有人格障碍或者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
每个问题里都有很多信息需要考量。
仅就第一条来说,如果妈妈的确爱女儿,并没有想让女儿做小棉袄,只是担心钱不够了,也还有两种情况:
- 妈妈还是有一些钱可以支撑自己和女儿,但是因为贫瘠感和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穷;
- 妈妈真的快没钱了,继续支持女儿,的确可能导致老年贫困和痛苦。
每一种情况的处理方式都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况,妈妈需要解决自己跟钱之间的情感关系,第二种情况,女儿可能就需要跟妈妈一起共度难关,比如女儿要想办法打两份工来支持自己,或者妈妈借钱再多支持女儿两年,让她度过困难期能得以立足。从女儿角度来说,要求妈妈”没钱你就去死“,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然而,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妈妈和女儿之间没有足够的互相尊重、坦诚和信任,”一起共度难关”就很难达成。
这就是为什么,网友隔着屏幕给出具体建议,不一定适用,主要是不清楚具体情况是什么。
但是,无论具体情况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上一辈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都是很欠缺的,而且对孩子具有某种神经症式的依赖,指望孩子给他们提供他们生存下去的必需品:爱和安全感。但正常的关系里,本来应该是母父给孩子提供爱和安全感,这完全是代际关系倒错。
然而中国的母父,又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过自己母父的爱和安全感,所以继续向下索求,恶性循环。只有少数善于学习和自察的母父,能打破这个诅咒。我想就此推荐两本书:
开头这个案例,看起来只是钱的问题,但其实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洛丽·戈特利布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开始的时候说的:很多人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是因为一件事情引发了精神崩溃,但其实最后深究下去,会发现导火索只是其中一部分,更严重的问题是被层层遮盖了。回到开头的案例,单亲妈妈就算做出了断供/不断供的决定,最后也还有更多的痛苦在等着她,也可能导致女儿加倍痛苦,而她的恐慌永远得不到解决,女儿也可能会继承妈妈的恐慌和痛苦,就算跟妈妈断亲,也还有很多不安全感需要克服。
还有一本书,是女性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伦.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这本书写于1937年,但却可以惊人地准确地用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遍神经症现象(书里难免有一些时代局限性导致的父权视角,需要对此保留批判意见),比如焦虑,比如强迫性的”爱“。
看完这两本书,对我们如何善待自己,理解自己,释放能量,都很有帮助。
原来卡伦是女性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无意间看了这本书,真的拯救了青春期自卑拧巴的自己,有很多震碎价值观的观点。
应该再去看一次了,现在又有了新的拧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