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消失的她》的强力推广,再度让“警惕恋爱脑”变成对女性的流行警告。但所谓的”恋爱脑”为什么普遍属于女性?它难道是一个女性的智商或者品德问题?当然不是。女权博主川A1234567提出,这是因为整个男权社会将女性客体化造成的结果。

本期海马星球邀请川A1234567来讨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客体化过程。对女性的客体化,始于女性降生之前,直到她人生末年,从对女婴的相对忽视和规训,到灌输被动女性角色的童话,从产值7倍于好莱坞的全球色情产业,到大众文学电影的“恐怖谷”女性形象,从客体化女性的职业,到职业中将女性视为男性的临时替补……无孔不入的客体化,造就了女性所谓的恋爱脑,即女性在情感和人生规划中,被家庭和全社会推向寻找男性的关爱和庇护,从异性恋家庭里寻找唯一的认可和价值实现。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一个被殖民和被奴化的人生。

男权社会的客体化程序如此精密而无处不在,很多女性都可能不自觉地配合这种客体化过程,无论她多么强壮、富有和美丽。而破除这个程序的唯一办法,就是首先看到它的存在,然后开启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

一些提词:

“恐怖谷效应”

安德莉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Hating Woman仇恨女性》《Pornography: Men Possessing Women色情业:男性占有女性》

朱莉·宾德 Julie Bindel: 《Feminism for Women 只为女性的女权主义》

一些男权洗脑童话:白雪公主、小美人鱼

一些扭曲和遮蔽真相的词:恋爱脑、渣男、PUA

扎克伯格为什么创立Facebook

王尔德《格雷的肖像》

韩国N号房和中国的偷拍产业

疫情后从叙事里消失的女性医护志愿者

电影《消失的她》

美剧《美国诸神》

34 comments on “是“恋爱脑”,还是客体化?

  1. Mia says:

    收拾行李的时候惊喜发现更新!开始美美播放 收行李也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

    1. seahorse1 says:

      旅途愉快!

    2. says:

      还有一些词,亲密关系恐怖主义intimate relationship terrorism,恐怖主义terrorism,胁迫控制coercive control

  2. dope says:

    pua在中国传播是当时网上有男博主卖pua教程,后来又出了几起事件,几轮下来,pua就被当做“打压”的意思来传播。使用pua的人没几个能报出来pua的全称。

  3. cho E says:

    真的听到博主说关于他表哥随意评论她粉红头发时候,我真的感同身受。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我穿着运动背心🎽加开衫外套,工装长裤,其中我的背心是在肚脐上面的。第二天一早我妈一句话不说直接给我甩来一张图,图中是我妈的姐妹群,我大姨跟我妈说:“你要教你女儿,穿衣方面现在是大学生研究生,要穿出优雅知性衣服,不能跟出了社会无业游民一样穿作打扮,每天她周围的人穿着与她不同。”
    早上七点钟刚醒的我看到这条消息直接脑袋气炸……
    真的,老一辈的思想真的……
    非常感谢博主分享,每次听都有新的体会。

    1. seahorse1 says:

      你大姨可以拉黑了

    2. zlhy says:

      oh my god,我妈妈也这么说我的穿着言行,说我要符合研究生的身份。然而,不是因为这样的我成为了研究生,所以这样的我还要去符合研究生,自我的行为变得被否定。我妈这么说的时候我坐在她对面沉默了。

      1. seahorse1 says:

        多发展主体化的思维,下次可以不用沉默,直接怼回去。教育她:当妈妈的说话要符合妈妈的身份,要给自己女儿最大的鼓励和帮助,积极面对人生的问题,不要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自己多找找乐子,年纪大了就不要再被别人说的话搞得心神不宁,别人给你吃的还是给你喝的?为啥要拿人家的标准天天给自己和女儿穿小鞋?诸如此类。

  4. Lili says:

    终于等来更新辣!搭配最近开始翻开的始于极限,美滋滋!

  5. hualibaba says:

    这集听了两遍,醍醐灌顶!发现自己一直都把“我”当成客体在做人际交往,所以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轻,经常产生委屈、内耗的情绪。“我”明明有掌握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能力,却把这一权力交给了别人。

    1. seahorse1 says:

      说得对,权力要自己去争取的。

    2. Vigil Yu says:

      同感!总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之前感觉这样有问题,但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这样是一种美德,感觉听了这期后终于捋顺了问题所在,我们是被教化成这样的,这种道德观念对我们非常不公平

  6. shirly says:

    反复听,不断思考做笔记的一期。作为女孩的妈妈,在自己觉醒之后也有了更多的问题,一边成长,一边学习,尽量减少、避免“客体化”的养育

  7. hkke says:

    两位我喜欢的女性!!!!!!!!!!!!!!!!

  8. Jiaqi says:

    这一期真的太好了,梳理了整个父权社会对女性打压的闭环!而且细思极恐的是,觉醒之前虽然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还是会自我进行合理化,因为它真的是方方面面,无孔不入。但也因为这样,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疑惑(或者说待思考的课题吧),就是如何自处,比如看到大多数小说影视剧的很多内容都感觉不适甚至气愤,还有虽然知道要尊重他人命运,但看到女性家人朋友们受到不公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气愤,但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能这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不知道李雯姐那时候是如何自洽的或者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1. seahorse1 says:

      我是从历史的维度来看问题的。看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也是重建母系社会的一个初级阶段,父权社会必将分崩离析,但我们可能这代人只能看到一些阶段性的小变化,我们只要努力促成这个变化,哪怕在自己身上实现女性解放,就很好了。然后也要给自己寻找女性解放的精神营养,看女权书籍和电影,跟女权主义者们在网络上沟通,活出自己的快乐来。

  9. Sherry says:

    第一次听,久仰大名了

  10. Jiaqi says:

    感谢李雯姐的解惑!当我看到“父权社会必将分崩离析”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充满了能量和希望!

  11. Vicky俊 says:

    I AM LIVING ALIVE AGAIN.THANK YOU FOR THIS PODCAST.

  12. sita says:

    “拿女人当货来评”这个我最痛恨,因为我爸日常就是拿女人当货来评,今天我堂弟在朋友圈发了他的大学毕业照,我爸就开始在评论里教我堂弟“挑货”了,我爸的原话是“挑性格温和的两家距离不太远的抓一个,机不可失,远离专占小便宜的。前面姑娘看着随和重情义,后面一个理智薄情(他从照片上看到女孩子长相判断的,他沉迷面相一说)”,我心里气的要死,还抓一个,你抓你爹呢,到底是谁在费尽心思想占女孩子便宜啊,还远离专占小便宜的,你一个烂男人有什么便宜好占啊,还前面姑娘怎样怎样。除了这事,我爸还说过哪个哪个省份的女人又聪明又能干,我们这边的女人又蠢又不会干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话语间,好像男人高人一等似的,可以随意对女人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关键我爸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穷的叮当响的老男人,就这样的烂男人都自认为自己比女人地位高,真是可笑至极。

    1. seahorse1 says:

      看穿了他们、不拿他们当回事,就觉得很可笑。反婚反育,让男人们做白日梦去吧。

  13. Graciiiie says:

    想起来我小时候和我妈的对话多是在厨房门口,我妈洗菜摘菜,我靠在门边和她对话,听她抱怨我爸抱怨外公,那个时候我不明白,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不开心了,还不离开我爸。我妈的回答是因为有我,是因为不想让我成为一个单亲小孩,是因为一个女人离开了男人要怎么生活呢,是因为如果她和我爸分开闲言碎语都会指向她……那个时候我隐隐约约理解她的选择,但是并不赞同,明明她的收入比我爸高,能力也比我爸强,不明白为什么她还要这样委屈自己。我希望自己成长以后绝对不要步她的后尘。而这种对话每每到最后都以我妈说希望我“长大以后找个好男人,找个疼你,爱你的男人”这种话结束。我没想到这句话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就是一颗有毒的种子种在我的潜意识里。
    这颗种子结的果,就是从十几岁早恋开始到二十岁刚冒头的时候,我每一段恋爱都在下意识的走她走过的路,为了找到一个“好男人”,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女人”,不花男人的钱,承担家务,善解人意,不吵不闹,支持对方的事业,为对方花钱,连在床上我都装的清纯又矜持,压抑自己的欲望,而且当时的我沉浸在这种自我奉献和牺牲的行为里,标榜自己是个“好女人”,并且非常为此骄傲;但是彼时的另一面,大约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和我妈从来不在文化产品上干扰我的选择,青春期看了很多有“坏女人”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我太向往她们身上的自由和野性了,伪装自己是个“好女人”的同时,我想把这个“好女人”从身体中撕毁,剥离,所以劈腿出轨无缝衔接撬别人男友然后立马甩掉的荒唐事也干了不少,而每次做这些事的时候,我都觉得男人不过如此,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好男人,但是成为“坏女人”的我却是觉得自己在真正的活着。
    很神奇的是,在这种伪装和发泄中,我好像真的隐隐约约找到了自己,开始重视自己的需求,知道和了解“我想”“我愿意”“我需要”,而不是“我应该”;做我想做的事,重视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感受,并且和身边的女性朋友们一起发掘这种自我的需求和内心意愿,也是在最近的五年里,我的女性意识飞速崛起,和女性朋友们的交流中才发现大家都被这种思维洗脑的很厉害,大家都是“被塑造的客体”,被塑造成男权社会需要的“好女人”而彻底失去了自我。
    之前听了在女权主义不同的光谱里那期,在看芭比的时候就明白了为什么女人是一代站在一代的肩膀上看的更高走的更远,我的妈妈虽然在男权社会里耽误了自己的人生,但是我这个矛盾体,在被荼毒和反叛中前进了一步,前方路漫漫,有姐妹们一起同行感觉真好❤️

    1. seahorse1 says:

      谢谢你的留言,这些话让我热泪盈眶。我们每个女性的故事这么相似,又这么不同。但知道彼此的存在,就是光。

  14. Becca says:

    这一期真的神了!太棒了
    两位的逻辑还有整个节奏,顺序都非常完善,感觉上了超级棒的一课
    最近也跟听海马的姐妹线下见面,发现大家真的就是一拍即合

  15. Chuwen Zhong says:

    反复听了好几次,这一期可以起一个别名,“播客版《第二性》”!很喜欢最后一点点的提醒,如果做不到反孝,那就先不说话, 不回复;以及客体化的论调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认识到一点,改一点,不用苛责自己一下子改好, 不然又是男权社会和资本主义的自我羞辱式教育了。

  16. Sid_ says:

    感谢李雯姐这一期精彩的播客 我是最近才开始关注的新粉丝 所以会时不时往回听往期的内容 这期节目关于女性在家庭中客体地位的讨论让我突然茅塞顿开 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恐婚恐育 恐婚这一点我已经接受了自己不会结婚的决定 但我还是认为女性生育会很自然的把女性自己 自愿的放在一个客体的位置很久 因为婴幼儿成长过程当中就是需要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所以有很多妈妈会抑郁 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 生育让她们失去了自己 我很想知道李雯姐关于这点怎么看 以及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女性不在生育过程中失去自我?

    1. seahorse1 says:

      我觉得,一个连自我都没有确认的妈妈,对自己和对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存在。所以第一个课题是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确认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渴望,如何做一个世人眼中“自私自利”但其实只是善于维护自我边界的女人,如何敏锐辨识和勇敢反击任何对她的侵犯、剥削和攻击。找到了自我,才能去考虑做不做妈妈的问题。

      1. Denise says:

        “这不是你的错”,真的太感动了,听完好有力量!

  17. jj says:

    太喜欢这期了
    听了2遍

  18. jjnsnsn says:

    太喜欢这期了
    听了2遍
    ¥¥j

  19. 吗喽勇闯校园 says:

    深有感触啊,我高考填志愿我们家就是极力推荐教师,护理,会计 🙄️

  20. Yujing Zheng says:

    “这不是你的错”,真的太感动了,听完好有力量!

  21. 混世魔王 says:

    李雯姐姐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这也让我想到林奕含,张爱玲,萧红,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悲剧。她们都是女权运动之前的文艺女性,都一样被虚伪的男性和自欺欺人的爱情吸食。她们既满怀柔情,又头脑清醒。她们后期的文字里都有一股逼人的寒意,绝望的幽默,苦笑的窒息。

    父权文学是高阶A片。因为旖旎文雅,所以更加迷人,即便是高知女性,也难以识别其中的暴力和统治,从而甘之如饴地走进那看似温柔的良夜。要知道,那良夜里的星光和月亮只是昙花一现,剧情很快会急转直下,腥风血雨。

    我也曾迷恋唐诗宋词里的缱绻缠绵,红楼梦的如梦似幻。直到看了金瓶梅和海上花,才知道情爱的背面和本质。一切唯美的意境在金瓶梅和海上花里以刻意刻奇的方式一一被解构。花前月下,你侬我侬,诗情画意的一切都被还原为一个个发情的背景,交易的场所,话剧的布景。哪里有痴男怨女?过分煽情了。

    第一次看金瓶梅,我很厌恶。

    第二次看金瓶梅,我很绝望。

    第三次看金瓶梅,我很着迷。边吃冰激凌,边招架不住地对着烂俗剧情姨母笑。我可是看完福柯的《性经验史》的人啊! 塌房如此猝不及防。

    (简直是从君子——菩萨——妖女的心路历程。这个路径有点搞笑。Anyway! )为什么呢?因为我终于真正体验过发情期的感觉了,身体力行地知道了情欲的享乐和放纵是怎样的旋涡,不再像清教徒那般抵触批判了。那种理性被搁置,身心都被自己制造的幻觉深陷的感觉,我终于理解了。那是一种甜蜜的被征服的感觉,好像什么都不需要再深究了,这样就很好了。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意志,自信,和批判性思维。

    老土的浪漫冲昏了我的头脑。俗气的段子让我乐不可支。当我被一堆廉价的,不知道被复制黏贴了几百回的伎俩俘获的时候,我丝毫没意识到那只是化了妆的男权暴力。他的占有欲和侵略性显得性感魅惑。自诩独立的我,内心竟然也如娇妻等待着被男人征服,只是不好意思宣之于口。那些现在想来恶心的撩拨和挑逗,当时竟让我小鹿乱撞,手足无措,真TM寒碜!

    这么多年来,我努力建立起来的平静和秩序被迅速瓦解,我的边界开始模糊。我感到一股原始的力和欲正在无形地捏造我,要把我捏造这个社会里司空见惯的女性性客体,余秀华所说的“装了男人,子女,和家务的水桶”。同时,这股黑暗的力量也在剥夺我的思考和语言,让我成为不能提告的共犯。我意识到,这就是向下的自由,滑向地狱的捷径。

    然而,渗透五脏六腑的情思和泛着粉红的肌肤,仿佛妖娆的罂粟令我上瘾,令我沉醉在被刻意营造的温柔乡里,变成娇弱无力的玩偶。他的靠近,令我兴奋。他的轻佻,令我快乐。我渐渐失去自己,占据我的身心的,是他的身体,他的气息,他的痕迹。那真是最高明的占领。

    斯文败类对女人的吸引力长盛不衰。他们看起来玩世不恭,桀骜不驯,游刃有余。清高的女作家,冷艳的美女,历经沧桑的富婆,爱幻想的富家女,这些女人自以为是女人中的强者,拥有优越的条件。她们的确拥有美貌,知识,财富,和地位,然而只要身处异性恋秩序,她们依然是弱者。女人们明知会被吞噬,还是清醒地走向爱情,甘愿为转瞬即逝的一场幻觉沉沦。因为在这场愚蠢而躁动的游戏中,女人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和别的循规蹈矩的女人不一样。他们擅长甜蜜的引诱,轻盈的撩拨,优雅的压制,旖旎的放纵。他们身上带有侵略性的男性荷尔蒙,冲击着女人的神经——这些迷人的特质都是女性长期被社会和家庭压抑的攻击性和主体性。女性不被鼓励去培养自己拥有这些品质,而是在男人身上寻找这些品质,并认为这是力量和强大的象征。这些浪子的小把戏能迷住未经世事的年轻女人,因为那一切浓郁强烈的场景和对白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像重复上演的畅销话剧,令女人在众人艳羡的目光和舞台灯光的余晖里迷醉,直到彻底在情欲炽热的海浪里迷失自己。爱情是最美丽的谎言,终将湮灭在尘世的无常和喧嚣里。

    反省自己对爱情和男人的审美,我的性癖其实还是被男权文化高度浸泡和驯化的。我憎恶爸爸的专横和严苛,可是长大后还是会容易被相似的男人搅扰,想获得他们的认可。

    父权文学就是把大男子主义浪漫化的文学。其中有美,但是没有真实和善良。

    我意识到,我对高大斯文,博学多才的男人还是有一种本能的好感,且明显高于在同一领域同样优秀的女性。就像小时候,同样一句夸奖,爸爸说的就比妈妈说的有分量,更加让我振奋。这是我的劣根性。

    与此同时,我又意识到,我不仅对他们有依赖,有爱慕,还有不甘和嫉妒。是的,正是这嫉妒令我清醒了。如果我有他的身体,我会怎么样?当然是比他更耀眼更成功!想到这一点,我的依赖和爱慕就显得十分可笑。我何必要配合他的剧本,演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配角呢?跳出身体,我的头脑是多么灵光啊!

    西门庆放在现代都是很受欢迎的韩剧钻石王老五,风靡晋江的邪魅霸总。钱,性,还有各种撩骚和情趣,他简直是行走的荷尔蒙,人肉按摩棒,全方面满足女人的幻想和虚荣。如果不是自己也沉溺过,怎么能快速识别出其中的烂俗剧情和过时性癖,从而自嘲一笑呢?

    “他满足了我所有对男人的幻想。” 可是,这些幻想从何而来?为何迷人?为谁而设?

    所谓风度翩翩,又深情专一的美男子,本来就是虚构出来驯化女性进入婚育的诱饵。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自发的服从才能降低支配成本,从而使支配稳固安定。

    远离了落后的,堕落的,压榨身心的诱惑,我又开始刨根问底,打开认知的触角。

    发情期过后,我马上读到了张洁,耶利内克,麦金农,贝蒂道森,还有基进女权主义。

    我意识到,不管女性喜欢的是邪魅霸总,还是奶狗弟弟,其实都是一套父权秩序。

    正如祥林嫂和大女主,也是同一套秩序。

    秩序没变,只是角色好看一点,有钱一点,剧情狗血一点,时不时给在现实中快被卷死的观众安排一些爽点,就是女性意识了?搞笑!那些只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

    然而,有多少人会用第三只眼复盘自己在情爱中的心绪,及时搞懂自己当时的爽点和性癖呢?

    性癖对我而言是快消品,几乎是一次性的。我不会对同样的场景,人,符号,和感官体验一次又一次沦陷。

    这一次,我要玩什么?我要体验什么?我在寻找什么意义?我想演什么角色?

    即便是在性的唤醒期,我脑子里还是不停地在想这些问题。思考令高潮更强烈。有时我会想象自己是个被肯定,被温柔对待的美好客体,但是我又马上会想做主动的,游刃有余的,饶有兴味地凝视对方的主体。

    我喜欢新鲜的一切,哪怕那不是一种身体的爽,不是社会认可的好,只有我自己在其中感到了生命力和想象力被再次唤醒,我才最爽!

    那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觉,一览众山小的睥睨和豪气,令我上瘾。

    过时的性癖,就像用过的厕纸。用过之后就能心安理得弃如敝履。

    男权压迫留下的烙印和创伤,用新的语言去解构,就能轻盈重启。

    所谓人设,名声,自尊,隐私,在自我的更新之后都如过眼云烟。

    一切,都比不上自己定义自身价值的自由和广阔,浴火重生之后才笃定从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