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全民普及教育开端,当时的教科书(或称国民读本)里,女性解放是核心理念之一。但当时父权“救亡”话语下的女性解放,出发点并不是女性权益,而是为了培养有利“增强人种”的母亲。有意思的是,相对给男性的读本,女生教科书反而更有客观的世界性视角,态度更开放,主张天下并不只有中国,而外国良法也应借鉴。
在西方,对应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在男性之中产生了更复杂的拥女主义运动。
本期海马星球邀请了正在英国攻读政治学博士的王智涵(微博名:麦教授),从国民读本开始漫谈,介绍了拥女主义的历史变革和派别分化。并一路谈到当下美国大众文化作品推崇的有毒男性气质,和不同文化中那些去除了父权陈词滥调的杰出作品。
wow真的立场不一样,这些历史事件男嘉宾想提又不想批评不想承认,听上去非常隔靴搔痒。包括男性革命者对女性革命者对背叛,也是含糊其词,提的例子是化妆自由,里雯姐说的是工作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玻璃天花板,…唯一听起来非常投入的一段是强调男性也是家暴受害者这一段,很是微妙,男性不能默不作声的原因是男性会是某个女性的丈夫妻子父亲,想起韩国女子大学的标语,两性关系里也有战友朋友同事关系绝大部分男性是联想不到的;网络批判强奸犯的方法靠骂罪犯阳痿/不男人,这一段真的给我听笑了。这些行为可太“男人‘了。 真正网络上能听见的男性留言一般是“not all man” 🚬
不是针对男嘉宾,分享了很多历史,但确实男本位的视角已经听太多了。